地形篇 第十

原文 孙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
阅读全文

行军篇 第九

原文 孙子曰: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
阅读全文

九变篇 第八

原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衢地合一交一 ,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
阅读全文

军争篇 第七

原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一交一 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
阅读全文

虚实篇 第六

原文: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
阅读全文

兵势篇 第五

原文: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石段①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一江一 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阅读全文

军形篇 第四

原文: 孙子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阅读全文

谋攻篇 第三

原文 孙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一交一 ,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阅读全文

作战篇 第二

原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
阅读全文

始计篇 第一

原文: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阅读全文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作者孙武,又叫孙子、孙武子,号兵圣、百世兵家之师。其著作《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全文十三篇,共六千字左右,被誉为“兵学圣典”。 目录: 始计篇 第一 作战篇 第二 谋攻篇 第三 军形篇...
阅读全文

一只蛆

今早刷牙的时候看到一只落单的蛆,白白的不是很胖,一群蚂蚁正在围攻它。蚂蚁先锋在前面攻打,咬的那蛆满地打滚,还有一群蚂蚁在旁掠阵。无论那蛆怎么滚,滚到哪,蚂蚁大军都一直围着它。 这蛆,如此狼狈,不知它心里是否在想:蛆定胜天? 又或者在想:上帝啊,救救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