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三日)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对日作战。蒋介石迟迟至事变后十日才在庐山发表谈话,确定了准备对日抗战的方针。这是由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同时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行动已严重地...
阅读全文

《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作者:毛泽东 抗日战争时期(上) 目录: 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反对自由主义 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 陕甘宁边区政府第...
阅读全文

矛盾论

(一九三七年八月)这篇哲学论文,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同一的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曾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作者作了部分的补充、删节和修改。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
阅读全文

实践论

(一九三七年七月)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
阅读全文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一九三七年五月八日)这是毛泽东在一九三七年五月二日至十四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所作的结论。同志们!对于我的报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经这几天的讨论,除了个别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见之外,大家都已表示同意。他们这些不同的意见,...
阅读全文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一九三七年五月三日)这是毛泽东在一九三七年五月二日至十四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一)由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产生的国际关系和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形成了目前形势...
阅读全文

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蒋介石氏在西安接受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和西北人民的抗日的要求⑴,首先命令进行内战的军队撤离陕甘两省,这是蒋介石氏转变其十年错误政策的开始。这对于指挥内战、制造分裂、并欲在这次事变中置蒋氏于死地的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⑵的阴...
阅读全文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毛泽东的这部著作,是为着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当时曾在建立在陕北的红军大学作过讲演。据著者说,这部著作只完成五章,尚有战略进攻、政治工作及其他问题,因为西安事变发生,没有工夫再写,就搁笔了。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阅读全文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这是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毛泽东的这个报告是在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之后作的。这一次政治局会议批评了党内那种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和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错误观点,决定了建立...
阅读全文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这是毛泽东在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二日至二月一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有两个问题,同志们在讨论中没有着重注意,我觉得应该提出来说一说。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群众生活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
阅读全文

我们的经济政策

(一九三四年一月)这是毛泽东在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二日至二月一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的一部分。这个报告是一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作的。只有最无耻的国民党军阀,才会在他们自己统治的区域内弄到差不多民穷财尽的地步,还会天天造谣,说...
阅读全文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一九三三年十月) 这个文件,是毛泽东一九三三年十月为纠正在土地改革工作中发生的偏向、正确地解决土地问题而写的,曾由当时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通过,作为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标准。 一 地  主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
阅读全文